date:
04.2018.09油性、水性貼布哪個好?藥師教你「新舊傷」適用時機!
酸痛貼布的材質
油性貼布比較薄、比較黏。
水性貼布比較厚、比較不黏。
如何挑選中醫貼布與外敷藥
和西醫一樣的地方是,中醫的貼布與外敷藥大方向上也是用新傷時期、新傷後期 (含陳年舊傷與疼痛) 來分類。不同的是,中醫對於不同時期的受傷與疼痛皆有貼布與外敷藥可使用,使用的藥材不同來達到不同效果。
治療原則是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基礎將,同時考慮局部與整體,實施內外兼治。
新傷初期(1-2 週):
此時的筋骨脈絡損傷有血離經脈、瘀積不散、氣血凝滯、經絡受阻等症頭,所以會先採取行氣消瘀與消腫止痛方法。
貼布方面使用的是「涼性貼布」,裡頭含有冬綠油與薄荷腦,冬綠油含水楊酸鹽,有消炎止痛的效果;薄荷腦則可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,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,來產生發汗來達到清熱與緩解疼痛之作用。
外敷藥可使用三黃敷藥、消瘀止痛藥膏或使用痠痛貼布及水性藥布;當紅熱甚時可運用清熱較強之四黃散與清營退腫膏。
如果腫痛不嚴重,或已經初步消腫者,可用舒筋活血類藥膏,如萬花油、青草膏、茴香酒等局部抹擦。
新傷後期(2 週後)及陳年舊傷、舊痛:
這時候瘀腫都消得差不多了,瘀斑黃褐,疼痛、功能障礙逐漸好轉。一般 3 至 5 週可康復。新傷後期與舊傷、陳年疼痛較適宜以溫經行氣的方式來治療,例如使用「熱感藥布」,成分除了有冬綠油外,多半也添加了辣椒素、川烏及骨碎補,能在張貼後讓皮膚會產生溫熱感。
外敷藥可使用寶珍膏、萬應膏;也可運用損傷洗方、八仙逍遙湯、海桐皮湯熏洗四肢。
再次提醒一下,由於中醫的貼布與外敷藥成分相較之下複雜些,所以如果孕婦、幼兒需要使用痠痛貼布的話,會建議先詢問過醫師、藥師。
泰允藥品 柔舒樂、痠痛貼布、外敷黑膏青草膏,關心您的健康。